歡迎轉貼連結(Links).嚴禁轉載圖文
© 2025-2006 Jingxuan.時空旅人
本著作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4.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
這一年,決定來個荷蘭、比利時、巴黎(延伸閱讀)、愛爾蘭及蘇格蘭跨年之旅(延伸閱讀),地利之便,選擇了上述國家、地點再細細規劃,旅途中多為一人自助,雖遇小偷,但仍平安賦歸。
#2 為期20餘天旅程,起訖點都是從荷蘭(Netherlands)首都-阿姆斯特丹(Amsterdam)開始。這個平均海拔僅2公尺的大都市,也是荷蘭第一大城市,其所處蘭斯台德都市圈,為歐洲第六大。
#3 Oudemanhuispoort(如圖上),17世紀做為救濟院之用,如今則納入做為阿姆斯特丹大學一部份。據悉,這有一曬書市集(每天營業,週日休)-Oudemanhuispoort book market,愛書者可列入行程。
#4 當班機清晨抵達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後(延伸閱讀),先達成火車直達阿姆斯特丹火車站,隨後拖拉行李獨自穿越唐人街及紅燈區,按圖索驥找到位於Kloveniersburgwal(運河)旁的青旅。
#5 完成了青旅(Stayokay Amsterdam Stadsdoelen)入住手續,投幣寄放行李,報平安稍作休息後,雖然身體上仍甩不開長途飛行的疲憊,但是,為了在有限時間跑行程,還是決定大步跨出旅館漫步去。
#6 南教堂(Zuiderkerk),最初是被鐘樓及鐘聲吸引到此(如圖上及圖#5),查閱了資料,才知這是17世紀新教教堂,與林布蘭(Rembrandt)的一生有關係,其三個孩子及最有名的學生都埋葬於此。(備註:最有名的學生為Ferdinand Bol;另外,據說林布蘭在教堂內的畫室完成著名畫作《夜巡》。)
#7 而法國畫家印象派創始人莫內(Claude Monet),也曾於訪問荷蘭期間,以南教堂的鐘樓為主題作畫-Zuiderkerk in Amsterdam(畫作,1874年,今藏於費城藝術博物館),對比實景請參考此連結。
#8 南教堂(Zuiderkerk)另一出口為「南部墓地」廣場,邊走邊看,不知不覺來到Jodenbreestraat。這有一特殊雕像-“Zuildragende schildpad(Pillar carrying turtle, 1986年)”, 出自Hans ’t Mannetje。
#9 這被石柱所壓著的烏龜,其創作靈感似乎來自於都市改造抗爭。該雕刻所設之處本為一高速公路終點處,經過市民努力抗衡(市民力主保護老建築)與多次溝通辯論協調,此高速公路建設最終取消。
#10 阿姆斯特丹測量所(Waag),這是座落於新市場(Nieuwmarkt)的15世紀建築,原始用途為阿姆斯特丹城牆的城門,為阿姆斯特丹非宗教性質建築中最古老的一棟,也可說是當地的代表性建物。
#11 在阿姆斯特丹測量所(Waag)不遠處,也可以在運河及數十台腳踏車旁發現一尊黑色的雕刻品,這是為紀念荷蘭黃金年代的詩人劇作家-Gerbrand Bredero逝世350年而立,1968年由Piet Esser完成。
#12 新市場(Nieuwmarkt),阿姆斯特丹中心的廣場,由唐人街(Chinatown)及紅燈區(德瓦倫區,De Wallen)等構成,除中國與亞洲料理等餐廳外,還可見廟宇-Zeedijk Buddhist temple(如圖上)。
#13 阿姆斯特丹唐人街(Chinatown)的歷史可回溯到1911年,據悉這是歐洲境內最早的華人聚集區。自20世紀中葉起,中餐廳陸續在此經營,隨後,日本、韓國與東南亞料理的亞洲餐廳也可分分開立。
#14 當地最早的華人企業為經營雜貨超市的鄧容(Toko Dun Yong),該企業創始人Tang Yong Sau與他的妻子於1957年創業,經過第三代至今,已發展成當地知名的購物商店(即圖下紅綠建築物)。
#15 阿姆斯特丹唐人街(Chinatown)最具特色為中荷雙語標註街道名,如圖上順風里(Stormsteeg),其他尚有善德街(Zeedijk)、僑德仕街(Geldersekade),用音譯、意譯等方式保留了當地中華特色。
…為何唐人街與紅燈區毗鄰?強者請留言分享其典故.Jingxuan 160723.1911…
荷比巴黎旅誌/旅人包 Netherlands, Belgium, Paris Trip/Travelog
[荷比巴黎遊誌]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+如何儲值OV卡?
[荷比巴黎遊誌] 阿姆斯特丹-水壩廣場、安妮之家週邊
[荷比巴黎遊誌] 阿姆斯特丹-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、辛格爾花市
[荷比巴黎食誌] 阿姆斯特丹晚餐-Moeders Amsterdam 荷蘭家庭傳統料理
[荷比巴黎住宿] 阿姆斯特丹青旅-Stayokay Amsterdam Stadsdoelenm
[荷比巴黎食記] 阿姆斯特丹青旅早餐-Stayokay Amsterdam Stadsdoelen
.遊誌資訊:Amsterdam Centraal station, Nieuwmarkt, etc, Amsterdam
#16 阿姆斯特丹(Amsterdam),13世紀時為漁村,後因在阿姆斯特爾河建立了水壩(Dam)而得名。16世紀隨著荷蘭自西班牙屬地獨立後,阿姆斯特丹因為海運事業興盛而漸漸成貿易港,進而繁榮發展。
#17 17世紀被認為是阿姆斯特丹的黃金年代,荷蘭東印度公司(East India Company)在此設立據點。自阿姆斯特丹建構了世界貿易網絡,該處也成歐洲航運和世界融資中心,盛景持續延伸至18世紀中葉。
#18 荷蘭在一戰保持中立,但仍因糧食燃料短缺而引發暴動造成人命傷亡,如馬鈴薯暴亂(1917年)。二戰時,納粹德國於1940年5月10日入侵,並在當地迫害猶太人,其中最為人知的受害者為安妮弗蘭克。
#19 Basiliek van de Heilige Nicolaas(聖尼格老教堂),與阿姆斯特丹火車站之間有著一河之隔。該教堂(如圖上)坐落於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城區內,為天主教教堂,建築師為Adrianus Bleijs。
#20 阿姆斯特丹火車站(Amsterdam Centraal Station)與Basiliek van de Heilige Nicolaas(聖尼格老教堂)之間的運河,有許多遊船公司的碼頭林立,大家可在此搭乘運河巴士遊覽水都明媚的風景。
#21 於1881年動工,1889年竣工完成開幕的阿姆斯特丹火車站(Amsterdam Centraal Station),建築風格採用哥德式及文藝復興式,為荷蘭及阿姆斯特丹最主要及重要的鐵路車站及轉運中心。
#22 在這次旅程中,進出阿姆斯特丹火車站不多,大概就是從機場到此及隔天從這裡出發到鹿特丹。在火車站內有諮詢及旅客服務中心,如果需要人工儲值OV-chipkaart(延伸閱讀),到這裡就對了。
#23 Damrak(達姆拉克大街)是一條介於阿姆斯特丹火車站及水壩廣場(De Dam)之間主要道路。這條街是因運河-阿姆斯特爾河,靠近水壩(dam)處的直線部分(rak)而得名,部份為運河填沒。
#24 在Damrak(達姆拉克大街)上,發現特殊主題博物館,湊近一看,是性博物館(Sex Museum)。此博物館全名應該是Sex Museum-The Temple of Venus,從圖上左側櫥窗內,就可見一維納斯雕像。
#25 到性博物館(Sex Museum)參觀需付費,有年齡限制,16歲以上才可入內,有興趣者可列入行程。再往前走,還有一家Body Worlds Exhibition(人體奧妙展),你若錯過世界巡迴展,倒可以在這參觀。
#26 偶然撇到一家店名為Manneke Pis(尿尿小童),在細看門前那一大包黃色的薯條(Fries),才知道這應該是主打比利時國民小吃-薯條的小吃店,可惜還沒營業,不然Jing早就入內外帶了。
#27 在Damrak(達姆拉克大街)一側,這有一棟設立於20世紀初的證券交易大樓-Beurs van Berlage。Damrak正是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的代名詞,如美國的「華爾街」代表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和NASDAQ。
#28 在昔日的證卷交易所(Beurs van Berlage)隔壁,則是老字號百貨Deb’ Jenkorf(De Bijenkorf)。這是成立於1870年,由荷蘭商人Simon Philip Goudsmit所建第一家百貨公司據點,當地人俗稱女王店。(清晨路上行人不多,走在路上,耳邊偶爾只會聽到輕軌電車呼嘯而過聲音,溫度宜人,一切恰好。)
#29 漫步當下,忽然想起出發前曾經看過臺荷居(Tai-Ho Lodge)的一篇文章“荷蘭到底是Holland還是The Netherlands? ”,若你對於Holland, Netherlands, Dutch分不清,建議可參考此篇文章解惑。
#30 還想跟大家分享一下,我們常用的俚語-Go Dutch(各付各的),廣泛帶有「歧視、小氣」貶義。典故主要來自於17-18世紀,英荷為爭奪海上霸主,對Dutch(指荷蘭人/語)這個詞給予矮化(影射)。如:Do a Dutch指自殺、Dutch uncle指無病呻吟的人、Dutch wife為賤婦及Dutch Cap為安全套等等。
#31 對於關於Dutch(指荷蘭人/語)帶有貶義的俚語典故,大家可參考下列文章內容(兩篇):「Go Dutch=去荷蘭玩?」8組含有不同國家的特色俚語你會幾個?及 [典故] go Dutch(前往水壩廣場的路上實在太餓了,先到Albert Heijn買了麵包及巧克力等裹腹,飽足再出發!)
#32 白天參觀了阿姆斯特丹特色景點,入夜終於等到另外一位來自英國劍橋的旅伴,大家會合後,就決定先到一家專門主打荷蘭傳統家庭料理餐廳-Moeders Amsterdam用餐,隨後再四處晃晃囉!
#33 紅燈區(德瓦倫區,De Wallen),由約3百座妓女租賃的小單間屋,透過通常有紅燈照明窗戶或玻璃門提供服務,範圍涵蓋在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中心地區,老教堂以南的街區及橫跨數條運河。(備註:我們確實見到一些站在落地窗或玻璃門的性服務工作者,但是,這些都是不被允許拍照的。老教堂Oude Kerk附近為小紅屋/窗所圍繞,形成相當迥異的氛圍,附近還有一象徵性雕像,請留意。)
#34 紅燈區原為釀酒廠,後為迎合水手的需求,提供性服務工作者自14世紀就已聚集在此(風化區)。性交易(Prostitution)與大麻(Cannabis Sativa)在荷蘭皆為合法化,這是當地人寬容主義之一部份。(圖上乃近唐人街販售成人影片的小店;據悉,當地還有一種大麻蛋糕Space Cake,有勇者可試看。)
#35 據悉,近期阿姆斯特丹犯罪率下降且監獄紛紛關閉,除當地人民奉公守法外,也有人探討或許是因性與大麻合法化間接的因素(參考文章),大家對於這樣的討論會有甚麼想法嗎?大家來腦力激盪吧!(備註:接下來,陸續分享到水壩廣場、安妮之家及辛格運河附近之文章。阿姆斯特丹,妳好自由!)
無留言